第145章:共损之计,又当如何?
好!”
郭图听得竟然有些感动,遭逢东武大败之后,大公子似乎也开始反思自己了,若是他这般心性能够一直保持下去,日后的成就也定然不会小。
反思自省,乃是贤才之道。
胜败乃兵家常事,若是心宥于此自会郁郁寡欢。
“公子若有如此胸襟,这青州北海定然还能守住,主公也没有看错公子。”
郭图由衷的夸赞道。
因为从局面上来看,一旦袁绍收回幽州,再以幽州诸郡守联名请功,则天子只能封赏,一旦封赏那青徐之间的仇怨也就不存在了。
既然如此,又怎么还会兴兵交战呢?
那时候青州若是还没有失去,则许泽也毫无办法。
他再不拘常理,也不会违背大势强行进军。
……
深秋。
许泽将境内粮草分派至各地,屯粮过冬。
同时依靠诸葛亮所设的策略,在各地设立了粮官,以察宵小中饱私囊,取粮自足不予百姓,多方政令之下,境内肃然。
且有许靖、孔融办学推行,吸引了大量的商贾运资而来,慕名求见许泽,资助粮草安定民心,琅琊迎来了几十年未曾有过的繁荣热闹。
百姓不光有粮食可过冬,能够卖苦力、做巧工活计换取粮食,还能自发起多种营生谋得利润,生存的路途都多了起来。
最主要的是,安心。
许泽大败青州兵马后,顺带扫清了大山之内所有的贼寇,收降、斩首了一共上千名贼寇,再次震慑人心,得到百姓拥戴。
行走往来、走郡过县都无后顾之忧,沿着驿亭道路还能沿途换牛马运资,让商贾也更喜欢徐州琅琊。
见此情形,连鲍信都将各族商旅道途移到了琅琊,将东海的盐铁凭引和琅琊道路挂钩,增琅琊国税收,让曹昂身上的政绩更加显赫。
十余日之后,许泽收到了一封密报。
乃是伏氏在和袁谭往来的时候,暗中放入青州军营的暗哨,此刻暗桩亦是历经千辛万苦,将消息尽快传到了许泽的手中来。
“袁谭在北海赶造大船,而后清点各地粮草仓库所藏,对外则是未曾以告示告知,这是想干什么?”
鲁肃得知的时候思索了半晌,眉头紧皱,向外慢走了几步,俄顷身子一震,很敏捷的转头回来,笑道:“袁谭想跑?!”
“我觉得也是。”
许泽笑着点了点头。
诸葛亮、陆议都是脸上各有精彩之色。
这袁谭真是厉害,眼看青州局面已经是烂摊子了,他根本没办法挽回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