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格局已变!各自求路也
能不能把他们全族骨灰扬了,然后推给战之罪。
但对取冀幽极其不好,于是打消了这种念头。
诸葛亮笑道:“神经病这个词用得更好。”
他们也明白这种称呼可以形容蠢货疯子。
……
“好一个宁肯雨中高歌死。”
校事府,郭嘉背着手看向下雨的廊檐,知道此事并非是危言耸听。
细数清河家族,无非是崔、张两氏为重,还有房、傅略显显赫。
而且恐怕还真有这样的气节。
“子泓要三道皇命,收取清河。”
“一道请倚天剑、一道请考工府各匠、一道下严请华歆任冀州刺史,持诏书去清河。”
郭嘉摩挲着手中的东西,显得颇为漫不经心,但实际上已经在反复思考事情的可行性了。
崔氏的人,有一个他比较在意,崔君崔琰。
真正是个硬骨头,不管谁主大汉,他始终岿然不动的任好自己的官职,但是对行迹不正的人很不喜,属于是思想守旧的老顽固。
也不算太老,但也已有了这种气节。
子泓,也许会被他当做惑乱大汉的贼党。
身后堂上,荀彧微笑放下了手中的奏表,起身走到郭嘉身旁,清瘦的面容线条分明,法令纹已经很深,淡然道:“他这么要,肯定有自己的道理。”
“取清河,是最后一步压垮冀州士族的棋。”
“而今,袁绍已乱,想要平定叛乱已是焦头烂额,再无什么气候,以他的器量,未必能活多久,冀、幽、并终究是要乱的,华歆或许真是个不错的选择。”
郭嘉点头,身后的手也捏紧了,笑道:“既然文若都这么说了,那就请奏与陛下。”
“不送,”荀彧拱手目送郭嘉离去。
此次郭嘉来告知,实际上也是想听听荀彧的意见,荀彧属于世家出身的人,荀氏和崔氏的关系暗中似乎也是藕断丝连。
若是当初他和许泽没有遇到曹操的话,那么十有八九会跟随荀彧回到颍川,然后成为荀氏的门客,先得容身之地。
故此知道世家如今的立场。
这时候风云突变,袁绍在官渡、清河相继大败之后,就已经不再是曹、袁相争的格局了,那么高瞻远瞩的人就要开始图变。
他们能看到未来更加要紧的事。
清河,本是世家掌控之地,百姓、奴丁、过往商贾,皆尊各族而非官府,或者说清河国的郡守都需要听崔、张之言而推举,这些东西几百年了,丢不掉的。
而且很有可能还会延续几百年,只是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