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暗中想要归附许都天子,形势逐渐好了起来。
刘协现在又大了几岁,见识更多了,在深宫之中不光听情报,亦观史书,所以对许泽的功绩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
两人在后花园中走着,刘协感慨道:“子泓,你与朕关系甚好,又有如此功绩,朕也不拐弯抹角了,想要个什么官位,朕可先任一载。”
“如此也可让子泓日后履历之上,添一份重笔。”
许泽苦笑道:“微臣现在这官当得很横,从大理寺横跨到太仆寺,兼任大理寺少卿、考工令等责,将这两个位置空出来也好。”
“不过九卿之职,干系重大,需有各州协同之能,不如在外做州牧,陛下若是要赏,让我去外面任一地州牧吧。”
“这恐怕朕要和丞相商议,方才能有决断,”涉及到外面的州牧,刘协就不能自己决定了,他必须要考虑丞相日后的安排。
而且,刘协其实也懂,若是给了许泽州牧,那曹氏宗亲怎么办?到时候问责起来恐怕会产生罅隙。
“好,微臣若要州牧,就要扬州。”
“扬州只有淮南在朕手中,而江东——”
孙策倒是也奉诏,每年打点折扣朝贡,然后也是一直在各种努力的讨要扬州州牧,朝堂可是一直压着没给他。
“无妨,若微臣能为扬州州牧,自然有办法镇住他。”
“好,你心中有数便好,只是……”刘协有点怅然若失,“每年爱卿回来,朕总无多少时日与卿交谈,稍加休息又要奔赴各处,本来以为……今次可以为九卿之列常伴朕左右。”
这种感觉刘协估计许泽不能体会,就是麾下几大臣子商议的时候,有一个是自己关系非常铁,而且欣赏的人。
那每天上朝的动力都会更足。
若都是那种老学究,又无胆担责,又只能守成循礼,刘协一点都不想朝议。
“有机会的陛下,”许泽笑道:“丞相也好,微臣也好,如今都还在为大汉奔波,待取得冀州、扬州归附,各州郡朝贡许都,则陛下便能登泰山而封禅。”
“那时告祭天地与列祖,大汉已自乱世之中平稳复兴,逐年累积国力,有繁复之相,微臣等便可陪同陛下,共襄此盛举。”
“泰山,封禅……”
刘协被这四个字惊得恍然,说实话,他哪怕到了许都之后得到曹操无比尊敬,依旧没有想过会有这么一天。
这四个字看似只是循礼祭祀,但是对于帝王来说意义太过重大。
若是,大汉没有亡于朕手,反而可以复兴,那朕是否有资格登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