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只凭一功,便可肃清窃小之声
对许泽佩服不已,有人亦是心中嫉妒但不敢言,是以闷闷不乐。
还有人不信许泽一分不拿,觉得建水网之事工期浩大,非一人之思能够统筹,说不定最后是个失败的结果,然后许泽拿着数万万钱装入自家腰包。
总之,众说纷纭。
“你说他凭什么?竟能如此受宠?”
阳翟县衙中,几名书吏在院中搬运书籍行李时大肆交谈起来。
“都说他对汉室有功绩,可某记得无非是些战功罢了,最早的政绩应该是带屯民种田,那屯田之策,谁人不能说出来。”
“这话说得轻松了,没人提出时候,就难提出,一旦了解了,自然觉得容易,无非是权衡屯民与商贾、世家,在三方之间做个预算,如此便可安心耕种等待天时。”
“那也不能将五亿交给他啊,除却这些,还有什么功绩?”
有些名声太远了,他们似乎也想不起来。
这时候,听见院门传来一个低沉浑厚的声音:“迎天子东归。”
几人肩膀一抖,马上闭了嘴。
对,光是这一件,就已经够了……更别说那些战功、治郡的政绩了。
没有他击退李、郭二人追兵,护卫天子到颍川,现在还流离在外,或是去了冀州呢,哪有如今许都数年扩建不断繁荣的光景。
“县令。”
“陈县令……”
“陈老师。”
陈群身材高大,肩宽腰壮,走来时颇具威严,让三人不敢再窃窃私语。
“不可妄议此事,许扬州所做若是能成,则江东亦可不战而取,江南可为繁华水乡,以此惠及百万大汉百姓,将是震古烁今之功。”
“那县令此次升任豫州功曹从事,是否也需至许都筹算此事?日后也能有一份功绩?”
陈群表情不变,甚至还有点忧愁:“得圣意提携,重任在肩,能够跟随荀令君将此事统筹,已是幸事。”
“至于功绩、赏赐,若差事办好,自然会得赏识,你们也是一样,安于本分、尽展才学,总会得人赏识。”
“如今大汉用人以才能为重,但不可弃置德行,如方才那般私议许扬州之事,切莫再有,就算不崇敬,也该保持赞赏才对。”
他说得还算委婉,正是随大汉之龙升云的时候,就算你不喜欢许泽这个人,也应该承认他做的事情伟大。
陈群升任豫州功曹从事,要携豫州府库所藏,到许都台阁参与筹算,众商众议,最后由荀彧拿出一份可行的调遣方案,交由陛下决断。
事情很紧急,诸如陈群这样的年轻人,在颍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