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首页

第309章:群商毕至,意外之喜!

亩,若是州牧有需要,可租去耕种,租金无需多少,老朽只想求一个凭引,日后可营绢帛、麻布,能少些商税即可。”

家里的田如果和州牧府或者卫氏商会挂上关系,那么日后好处肯定会更多。

别的不说,卫氏的一个信物,在很多地方都能走驿亭,而无需溢价支付驿亭的货马、住宿、酒食,每年省下来的钱都有几万了。

更何况还有关税的减免,沿途官府的照顾等等……这可真是攀上高枝的好机会。

不过想要拿到这种特权也不简单,许泽一般不会因为些许款待劳工的好意就松口,这位州牧的威严还是十足。

“租田之事,待秋后会有详细的筹划,不必着急。”

来人往往听见这句话后都会暗暗叹口气。

想起那个叫张叶的商贾,那就是标准。

你想要特权,很简单,你像张叶那样,背弃整个家族的族老,全力的支持徐州牧所有工造之事,自己不赚钱也要完善。

然后再付出一个车队来雪中送炭,自己再去河里死里逃生一次,在床上躺半个月,州牧自然会有所动容。

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那就动不了他的心。

许泽如今到了这个位置,见识了形形色色的人后,才明白这个位置的好处。

怪不得陈元龙经常宴请广陵大量贤才,身居高位而听策论,而后择人而推举,其余不得者常愤然离开广陵。

那不是在享受,而是在告诉他人自己的标准,能得到我举荐的人,必须做到什么地步,否则人人都来找我,岂不是忙都要忙死。

有张叶在,打发这些商贾就很容易了,但是许泽的回应也无异于是告诉了他们,待水网启用,开始通商之后,布匹一定是重要的商货。

所以很多家族的田地在秋收之后,明年想要改为桑田,也有人觉得既然大家都想要织布,那米粮肯定会贵,则再复垦许多贫瘠田土,来种粟米。

这消息甚至还从庐江传到了江东,丹阳、吴郡、会稽之人也尽皆有所耳闻,开始紧锣密鼓的征佃农、灰养田土,为来年准备耕种之事。

但是所有人都万万没想到……

卫臻亲自到了江淮,在庐江、九江两地斥巨资购置了工坊、商会地址,然后先行卖出一种叫做江南犁的农具。

小巧灵便,可以减少一个人力,便能扶住,且着力点更低,足以轻松开垦犁田,并且转向轻便,做工精良。

卖价也不是很贵,只是原本直犁的三倍,看起来翻了许多,但效率倍增而且每年都能用,卫臻还很有商业头脑,他可以接受用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