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首页

第80章 出师不利

天赋异禀,同样的叛逆,且都对佛学投入了大量研究……

单就在心学一道上,王阳明走过的路,赵贞吉基本都走了一遍。

赵贞吉讲的很用心,可看热闹的人,终究是多过看门道的,比如李青身边的朱载壡。

本来昏昏欲睡的他,一见有人‘砸场子’,当即精神一振,难掩兴奋的提醒说:“快看,先生快看,有人提出质疑了。”

李青白眼道:“你哪边的?”

“我……我当然是先生这边的啊。”朱载壡干笑道,“离的太远,实在听不清楚那前排监生质疑的什么,先生给说说呗?”

李青耳聪目明,自然听得真切,懒懒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啊……”朱载壡缓缓点头,仔细想了想,道,“别说,这个问题还挺尖锐,以大学来看阳明心学……阳明心学问题颇大啊。”

朱载壡摩挲着下巴,作思考状……

不过,只维持了片刻便放弃了,直接问:“先生,这个问题如何解?”

李青无语道:“你都不动脑子的嘛?”

“动啊,可心学一道上我的确不在行。”朱载坖讪讪道。

受小舅子的影响,朱载壡对心学还是有些涉猎的,却是连半吊子也称不上,面对如此尖锐的质疑,基于他对心学的片面认知,根本无法自圆其说。

李青不想给他开窍。

一是因为懒,二是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朱载壡的天赋不在此道,没必要让他再匀出精力放在心学上。

李青淡淡道:“赵贞吉自会给出解释,一会儿听他说便是,至于能不能听懂,就看你的造化了。”

“呃……好吧。”朱载壡只好暂时耐下性子,期待赵贞吉接下来的讲学。

《大学》出自礼记,宋学大家二程,将其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后朱熹又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合称四书。

时至大明,程朱理学已然发扬光大,加之大明初立时,老朱对‘朱熹的推崇,如今的《大学》,更多是朱熹的思想主张。

而心学虽脱胎于程朱理学,却与程朱理学有着核心矛盾。

理学的思想主张是——存天理,灭人欲。

王学的思想主张是——存天理,灭私欲。

那位提出质疑的监生,水平端的不凡,直接抓住本质核心,又以孔夫子、朱夫子做背书,这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