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局被老朱绑架,我反手踹他大胯

首页

第345章 回长安吧,让朕看一看你的盛世

装的琉璃瓦折射出七彩光晕,殿前矗立的日晷,竟是用整块水晶磨制。

晷针投下的影子,精确指向辰时三刻。

这比他耗费万金打造的观风行殿,还要精巧十倍。

“陛下!”

远处有紫袍官员捧着账册匆匆走来:“波斯刚运到的二十船香料,已按您的意思平价发卖。”

杨广瞥见册子上市舶司的朱印,突然想起自己大业年间,那些被课以重税而破产的胡商。

“先去用膳。”

李世民引他转向偏殿时,杨广的靴底突然陷进某种柔软材质,铺满回廊的羊毛毡,竟比他龙舟上的织锦更厚实三分。

膳房的景象让他僵在门槛处。

三十口黄铜火锅在长案上咕嘟冒泡,穿葛布衫的厨子正将整只羔羊推进石磨。

那锋利的钢刃,一瞬间便将羊肉,削成一片片几乎透光的薄片。

“这些都是后世的技艺,那是去年改良的水力斫脍机。”

御厨捧上蘸料时,袖口露出的金线让杨广眯起眼。

这是六品官的服色。

李恪适时解释:“尚食局掌膳,皆领朝衔。”

杨广的筷子在碰到鱼脍时顿了顿。

盛放冰块的琉璃盏上,清晰映出他鬓角的白发,这样价值连城的器皿,在膳房里竟堆了七八个。

“南海进贡的。”

李世民随意踢开挡路的冰鉴:“现如今的玻璃坊,每月都能烧制两百件,宫里早用不完了。”

用膳过半时,杨广发现侍立的宫女们,腕间都戴着鎏金跳脱。

这在他那个年代,可是嫔妃才能用的首饰。

“内府局的小玩意。”

杨妃笑着给杨广布菜:“她们每月工钱能买三四副呢。”

……

有乐声响起,杨广的汤匙恍惚间掉在碗里。

他抬眼,殿角跪坐的乐师,正在调试一架奇怪的乐器。

那上面绷着的钢弦,竟是用他征高句丽时求而不得的乌兹钢打造。

“贞观十三年发明的,秦筝。”

太常寺少卿拨动琴弦,清越的音色惊飞檐下燕子:“比传统的瑟,音量大了三倍。”

午后游览库房时,杨广的呼吸越来越急促。

堆到房梁的麻袋里,全是颗粒饱满的占城稻。

兵器架上崭新的横刀,刃口都泛着水波纹,那是百炼钢才有的特征。

“去岁全国粮仓皆满。”

仓部郎中翻开账簿:“江南道的新式水车,让亩产增加了两成。”

杨广的指尖随之抚过一匹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