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首页

第165章 社队企业,走地鸡

门技艺传给队里。

队办企业的兴起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和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几乎是同一时期的产物。

日后大名鼎鼎的巩义回郭镇,就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

到了70年代中后期,全国社队企业发展迅猛,1974年社队企业总产值就达到了180.9亿元。

这些都是方唯脑海里的记忆,他前世读大学时学农的,曾经详细了解过这段历史。

“老爷子,队上没有办企业的经验,要慢慢来。你的建议很好,我会和队干部好好探讨一下。”

方唯以前忽略了这一块,毕竟当初学习这一块的内容时候,有很多细节都不清楚。

他需要详细了解一下现在的政策,等队里拥有大量富裕劳动力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尝试。

什么时候才会有大量的富裕劳动力呢?

也就这一两年吧,等大批的知青涌向农村,人力资源就会大大的增加。

“嗯,你慢慢考虑,但可以找两个机灵的,提前跟我学习。”

老爷子年纪越大,越想留下一些什么东西。

他以前总想着把自己的一身本事传给方唯,可对方对阴阳风水这些不感兴趣。

昨天家里的竹椅子坏了,他就重新打造了一把,这才有了新的想法。

“老爷子,你还会什么?会不会点石成金?你要是会的话,那咱们就有用不完的钱。”

“去去去,油嘴滑舌的。师弟,咱们走,懒得和他磨牙。”

随后,方唯和老爷子开了句玩笑,老头就乐呵呵的走了。

实际上方唯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在农业生产上一路狂飙。

至于队办企业也不是不能搞,但肯定是要放在从属的位置上,时机到了也可以尝试一下。

第二天。

方唯和大哥闲聊的时候,就把关老爷子的建议告诉了对方。

方平一听很感兴趣,说实话,他对于育种工作的兴趣不大,主要是想帮三弟做点事情。

“等回头我去和老爷子学学怎么制作竹家具,我有木工基础,应该能学会。”

“你想去学?也行,只要精力够用,随便你。”

方唯倒没有阻拦,大哥在育种这一块没有悟性,当个执行人还可以,注定不会有太大的长进。

既然对方想跟着老爷子学习竹制家具,那就由着他。

离开了试验田,方唯不知不觉又走到了山上。

育种工作已经走上了正轨,但林下经济才刚刚起步。除了在板栗树林种植药材,他还打算找个合适地方养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