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首页

第454章 农优精品016

这一季的农业生产无疑遭受了重创,统计数据显示,稻种的生产损失巨大,总产量减产高达53%。

这其中不包括瑶寨和阳山农场的生产数据,因为这两处基本上没有受灾。

另外,阳山县和陈州的水稻种基地还没有出来,收割的时间要稍晚一些。

灾情过后,所有的受灾社员都得到了很好的安置,救灾款、捐款以及合作社的积累资金,都用到了刀刃上。

一场罕见的洪涝灾害彻底过去,新的办公楼正在建设之中,受损的民宅也在修缮之中。

至于其他的设施,比如像谷仓、学校、研究所等等,都基本上完好无损。当时只有办公房屋的选址不太好,地势较低,所以才受了灾。

情况最好的是工业园区那边,在这里不得不夸奖一下崔义明同志。园区一方面地势较高,另一方面排水系统很完善,各个厂子都没有什么损失。

“支书,洪灾过后,各地的稻种价格飞涨,平均涨幅都在50%左右。”

上午,方唯坐在办公室里处理公务,蔡桐和销售部的负责人找上门来。

他们在新林县已经呆了挺长时间,目前救灾工作基本上结束,稻种正式开卖之后,很短的时间就抢购一空。

蔡桐打算向方唯汇报一下工作情况,就返回省城。

“正常,公司的减产引起不少种植户的恐慌,由于没有替代品,所以当供求关系失衡,价格必然会大幅波动。”

方唯点点头,然后听取了蔡桐等人的工作汇报。

他对于这次的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还还是很满意的。洪水无情人有情,瑶岭乡做到了没有一个群众因灾返贫,这就很不容易。

背后是无数人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辛勤和汗水。

“支书,我准备回省城了,你还有什么指示?”

“没啥事了,路上注意安全。”

蔡桐走了,新的办公楼将在一个月之后完工。

这几天,包括家具公司、食品公司、五金公司、电器集团股分有限公司等企业,也纷纷慷慨解囊。其中大部分企业虽然隶属于瑶岭农业,但他们还是有相当的自主权的。

这些钱基本上打到了瑶岭合作社的账户上,毕竟这些企业本来就是出自社里,捐款自然是有所指定的。

田炳义合作社那边可以多分配一些其他渠道的捐款,灾后重建工作便宣告胜利结束。

上午。

方唯忙活完手头上的事情,便开车来到了田炳义合作社。

“老三,我们主要是培育蔬菜种子,虽然损失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