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赤诚之心,路越走越宽
灾后重建工作实现了快车道,罗志敏也不用为钱发愁了,整天忙的脚不沾地。他相信,最多到明年,县里就能缓过来,经济发展也将重新走上正轨。
饮水思源,他是万分感激方唯的出手帮助。
这天下午。
方唯在办公室接到了罗志敏的电话,对方说晚上要请他吃饭。
“罗书记,听说你每天忙得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喝酒的事情不如推后,等你彻底忙完了再说,咋样?“
方唯不想在这个时候打扰罗志敏,对方的心意他领了,吃饭的事情可以等以后。
罗志敏也没有勉强,随即就挂了电话。
灾后的影响渐渐消散,公司各单位的生产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模样。
方唯去阳山县和陈州检查工作的时候,小洁非要跟着去,于是他就带着女儿跑了一圈。
和斌斌的专注于医术不同,小洁的兴趣更广泛,对什么都好奇。跟着父亲出去转了一圈,她才突然发现,原来瑶岭农业的规模已经这么大了。
先把育种的事情放一边,光是在阳山和陈州就有50万亩稻田。坐在家里想象不出来这个数字代表着什么,但到了现场却令她感到了无比的震撼。
有些事情就是要亲自去看一看,体会一番,才能有所收获。
从陈州回来后,方唯又去了一趟前进乡。乡里培育的【南玉一号】,经过及时的补种,即将获得大丰收。
按照时间,乡里还可以再培育一季【南豆333】,基本上能把受灾的损失给夺回来。
“方支书,你可是稀客,中午不许走啊,我得和你喝几杯。”
刘奋斗陪着方唯走访了各村,临近中午的时候便把方唯拉去了乡里。
乡里已经准备好了一桌酒菜,稍后还有几名乡干部过来陪酒,方唯一人对多人却不落下风。
因为下午还要上班,刘奋斗只好适可而止。他倒不是想灌醉方唯,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前进乡这两年发展的很快,主要还是得益于与瑶岭农业的合作。
就拿这次洪涝灾害来说,要是以前遇到百年不遇的灾害乡里肯定好久都缓不过来。可现在有瑶岭农业托底,乡里的种植户不仅一分钱不亏,甚至连工资和奖金都没少拿。
刘奋斗现在慢慢理解了什么叫集约化生产,这种生产方式的确有着巨大的优势。
“刘书记,乡里的个人损失可不小,县里给你们的拨款够用吗?”
之前的走访,也让方唯掌握了不少第一手资料。
比如有些村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