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得计应变至厚主
有策,应此‘危如累卵’?”
“敢禀明公,臣思得了一策。”
李密立即说道:“何策?速速言来!”
“臣闻,前东都留守元文都,空负台阁之名,而因洛阳兵权於今尽操王世充之手,如坐针毡,渐已与王世充成水火之势;及皇甫无逸,亦与王世充不和。而又元文都、皇甫无逸等,与明公皆有旧。则臣愚见,若能密遣心腹入城,许以重诺,使彼等於城内掣肘王世充,或於我攻城之际,开一线之门,洛阳再坚,旦夕而下之也!此计若成,可解危卵;纵不成,亦足乱城中,速其败亡。只不过,事关重大,择选何人潜入城,需慎之又慎。”
元文都、皇甫无逸等,原先都是杨广任命的洛阳留守。杨广死后,他们拥戴越王杨侗为帝,元文都被授任为新朝的内史令、开府仪同三司、光禄大夫、左骁卫大将军、摄右翊卫将军、鲁国公等官爵,倍受重用。但,洛阳的兵权,因原主将段达的无用,随着一年多的守城战斗,已尽落入到了王世充手中。王世充在新朝朝中的地位,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被拜为郑国公。
由此,别看洛阳被围着打了一年多,已是朝不保夕,元文都与王世充之间,现却为了权力,争斗得不可开交,彼此猜忌日深。——为何在这种洛阳都快守不住的情况下,元文都还要与王世充争权?只从表面上,这家伙是不是有点傻?命都要保不住了,还争权夺利?
其实不然。元文都这么做,是有他的考虑的。
第一个,隋朝已经名存实亡,洛阳小朝廷,迟早覆灭。他与王世充争的,看起来是洛阳小朝廷的眼下之权,实际上,他争的是日后的自保之权,一旦洛阳城破,他只有手中有权,他才能在取代洛阳小朝廷的新势力中谋得一席之地,不失富贵。
第二个,他与王世充的争权,也有点意气相争的意思。王世充算个什么东西?名为霸城王氏子弟,实一胡儿罢了!与他元文都北魏宗室后代的身份,相差何止千里!却这厮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仗着洛阳兵权在握,对他殊少恭敬,元文都岂能不忿?
是故,形势虽越来越危急,元文都与王世充的争权夺利,也愈演愈烈。
却元文都为何与王世充争权的缘故,尤其第一个缘故,房彦藻、李密都能猜知。房彦藻所献此策,所建立在的基础,也正就是此故。他此策一出,李密眼中精光爆射!
他猛地一拍扶手,当即接受了房彦藻的此策,大喜说道:“善!大善!孝朗,你此策攻心之上策!既可分化敌势,又可为我所用。若能成事,如卿料断,洛阳指日可下。王世充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