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退位让贤

首页

第五百三十三章 大出血!名利双收!指点迷津!

郑鸿渐将目光投向一旁的赵清直,只见对方不动声色地冲他微微颔首,眼神中带着一丝心领神会的确认。

郑鸿渐在心底深叹一声。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眼下陛下亲临巡视,他们二人的命运悬而未决,前途未卜。

这两百万两银子,与其说是赔偿翡翠雕件,不如说是保命的买路钱。

面对如此困境,即便心如刀绞,也只能咬牙“大出血”了。

“赵公公所言极是,下官醍醐灌顶,茅塞顿开!”郑鸿渐应声附和,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涩。

话音刚落,他便从宽大的袖袍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叠厚厚的大明银行支票。

赵清直也默契地紧随其后,拿出同样一叠。

赵瑞却并未伸出手去接,只是淡淡地瞥了一眼。

两人心领神会,恭恭敬敬地将支票整齐地码放在一旁的桌案上。

赵瑞的目光轻描淡写地扫过那叠支票,发现每一张都是面额高达一万两白银的巨额支票。

大明银行的支票,通常并不进行任何实名登记,也没有设置密码。

原因十分简单:在没有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支持的时代,除非客户选择在固定的银行网点进行存取款操作,否则,异地的银行分支机构根本无法核实客户的实名信息和密码。

举例而言,若你在金陵的银行存入一万两银钱并兑换成支票,然后带着这张支票前往河南开封的银行要求兑换现金。

在缺乏计算机系统查询资料的情况下,河南开封的银行网点自然不可能拥有你的实名信息和密码。

银行也不可能将每一位客户的纸质资料和密码,物理运输到全国的每一个分支网点,这在工程上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因此,除非客户在存款时便明确指定单一的存取款网点,并承诺永不更换,否则,银行便不可能推行实名登记和密码取款的制度。

银行的职责仅限于验证支票本身的真伪,除此之外,一概不予过问。

从理论上讲,此时的支票与现钞并无本质区别,两者皆不附带任何实名信息。

“赵公公,这里是整整一百万两银子,既是赔偿那件‘珊瑚六臂戏鹦鹉’的等价之资,更是为皇后娘娘积累功德、成全您一片孝心的赤诚之意。”郑鸿渐恭声说道。

“难得啊,难得!”赵瑞缓缓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赞许的神色,道:“银钱都不过是身外之物,浮华过眼烟云。”

“咱们这些做臣子的,最重要的便是恪守本分,一心一意为朝廷办好差事,替陛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