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止于至善
但纪先生觉得,人生中还是要有点高尚的追求和思想,也许在平常生活见不到有什么作用。
但是当你遇到自己怎么也迈不过去的困难时,当你面临善恶是非的抉择时,面对权利金钱的腐蚀时,这点儿高尚的追求和思想,可能就是照亮你心中迷雾的一束光。
“饭做好了,过来吃饭吧。”
差不多半个多小时之后,纪先生做好晚饭端上餐桌,招呼鸣人先来吃饭。
菜式不多,但很丰富,有鱼有肉。
一盘炒青菜,一盘可乐鸡翅,还有一条清蒸河鱼,摆盘都很好看,鱼自然是后山抓来的,被纪先生养在水盆里。
当钓到这条鱼的时候,纪先生就发现此鱼大小合适,体态丰腴,肉质细腻,拿来烤实在有点浪费,清蒸才是它最好的归宿。
鸣人在餐桌上认真的吃着晚饭,细嚼慢咽,享受美食,严格执行了纪先生食不言寝不语的教导。
吃完饭后,鸣人主动去洗碗刷锅,这里纪先生没有继续选择代劳,任由鸣人忙碌。
忙碌完之后两人终于开始今天的教学,纪先生先是一字一句的解释了大学前两段的意思,鸣人在下面也一笔一划的做着笔记,两人一旦进入教学时间,便立马严肃了起来。
解释完之后,便到了鸣人的提问时间。
鸣人表情严肃,微微一拱手:“先生,文章开篇便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如煌煌大钟,使人震耳发聩,然而弟子有一事不明。”
“哦?”纪先生微笑:“何处不明,速速道来。”
“文章讲止于至善,却没讲何为至善?”鸣人不解的说:“既然说了,不为何不将标准讲的明白一点,否则人民又怎么会知道自己做到了没有。”
“很好。”纪先生对鸣人问题很满意:“小鸣人你犯了和先生当年一样的错误,没有抓住这句话的重点。”
“止于至善,这四个字在重点在止不在至。”纪先生娓娓道来:“物有当止之处,人有当止之处,圣人有当止之处说理,所谓至善,其中的善每个人因为不同的身份,也会有不同的标准,商人诚信经营,工人认真工作,士兵保家卫国,官吏廉政能干,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身份,每个身份要求的善都不同。”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纪先生:“没有万事不移的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每个时期所要求的善都会有变化,而止于至善,则是告诉我们,在任何时期,都不能停下对美好善良的追求,贤其贤而亲其亲,乐其乐而利其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世道往好的方面发展,而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