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回长安吧,让朕看一看你的盛世
蜀锦。
这质地比他当年耗费千金的天马纹锦,还要细密,边缘整齐得像被神兵裁过。
“大秦公输家发明的雷纹剪。”
少府监捧出闪着寒光的铁器:“如今蜀地十岁女童都能日裁百匹。”
日影西斜时。
杨广又登上了新建的望楼。
他扶着包铜栏杆,看见百里外的终南山轮廓。
眼前的视野比他建在洛阳的通天塔,还要开阔。
“这是望远镜。”
李恪递来一根黄铜圆筒:“是大兄从后世大明带过来的,如今大唐军器监也已经实现了量产。”
杨广的手忍不住有些发抖。
视野的圆筒里,清晰的呈现骊山脚下的景况。
数百名工匠似乎正在组装某种巨型机械,看样子那就像是他的观风行殿。
只是其形态,比大业时的设计,更为精妙百倍。
“后世借鉴的车子,正在组装实验。”
李世民指向更远处:“还有那边在试制的新式舟船,不用纤夫也能日行百里。”
晚霞染红云层时,皇城外传来整齐的踏步声。
杨广看见一队玄甲军穿过安上门,他们肩扛的陌刀在夕照下,竟如林立的镜墙般耀眼。
“全部用灌钢法锻造。”
李世民嘴角轻笑:“去年吐蕃犯边时,这种陌刀阵,曾创下一仗劈断三千敌刃的记录。”
宫灯次第亮起的刹那,杨广险些跪倒在地。
整个太极宫庭院里,数百盏玻璃宫灯同时绽放光明。
那灯芯,竟是浸泡在油脂中的棉绳,比他用南海鲛油做的长明灯,更亮三分。
“石脂水提炼的。”
侍从转动某处机关,灯焰突然蹿高尺余。
“延州油田,日产万桶。”
晚宴的乐声响起时,杨广发现教坊司的编钟,也像是换了材质。
那些泛着青光的铜器,在火光中竟呈现出雪花纹。
这分明是传说中,干将莫邪铸剑时才有的,龟纹铜。
“用焦炭熔炼的。”
将作大匠醉醺醺地举杯:“比木炭的温度高出一倍不止。”
手中的酒杯,突然被对方碰翻。
杨广看见宫女们端上来的冰镇葡萄酿。
盛在透如无物的琉璃盏中。
那纯净的材质,比他当年视为珍宝的隋侯珠。
还要澄澈。
“其实……”
李世民突然凑到他耳边:“最让朕骄傲的,是去年刑部的奏报。”
“长安城全年,只处死了